本期人物
于冬:著名制片人。畢業于北京電影學院管理系,博納影業集團現任董事長及創始人,曾獲第11屆中美電影節最佳制片人獎、華語電影特別貢獻獎、第12屆中美電影節最佳制片人獎、愛奇藝尖叫之夜年度電影制作人獎、第25屆華鼎獎中國最佳制片人獎。
“這場仗如果我們不打,就是我們的下一代要打。我們出生入死,就是為了他們不再打仗!”
這是國產電影《長津湖》中直擊人心的一句臺詞。這部以抗美援朝戰爭中的長津湖戰役為背景的電影,講述了一段波瀾壯闊的歷史,深深打動了國內觀眾,贏得票房和口碑的雙豐收:9月30日上映,僅僅10天票房就破40億元大關,不僅創下國慶檔期票房新紀錄,同時還打破包括“中國影史戰爭片當日票房”“中國影史劇情片單日票房”等多項紀錄,并且在觀眾滿意度調查中獲得了89.6的高分。
“我們一直秉承這樣一個信念:打造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的電影作品。我相信,《長津湖》這部電影,不僅會讓今天的年輕觀眾喜歡,50年后的年輕人也一定會喜歡。”《長津湖》總出品人于冬在接受中國知識產權報采訪時如是說。
講革命好故事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從年初的電視劇《覺醒年代》成功破圈,到年中的電視劇《大決戰》引發全民觀劇熱潮,再到國慶期間上映的電影《長津湖》,把革命歷史題材影視創作推向一個嶄新的高度。主旋律革命歷史題材如何進行創新從而成為當下年輕人追捧的精品主旋律影視作品?對于這個問題,于冬有他自己的答案。
“電影不能跟風,也不能投機。對于一部電影,拍得好不好,自有觀眾去評價,因此電影本身的品質是關鍵。”于冬說。
電影贏得觀眾的口碑依靠的是質量,而好的劇本是電影質量的保障。 “我們這一代人要有屬于我們這一代人的抗美援朝電影。能夠把長津湖戰役搬上銀幕,是我們這一代電影人的榮幸,我們要用現代電影的制作手法與創作理念完成一部經典戰爭片。”于冬介紹,為講好這個故事,他們對《長津湖》劇本進行了反復打磨,編劇蘭曉龍用5年時間創作出13萬字的劇本,塑造了千里、萬里兩兄弟以及七連眾多戰士等形象,每一個人物都無比鮮活。在這基礎上,再構建一個宏觀大背景,刻畫眾多歷史人物,以及抗美援朝第一個特級戰斗英雄楊根思、冰雕連等,最終將虛構的藝術形象與歷史人物完美結合。“這些人物形象是感人的,是能夠讓電影立起來的。”于冬表示。
《長津湖》啟用了3個導演,由他們合力打造,這在電影界是比較少見的。“這部電影不是一個拼盤電影,3個導演拍的不是3個故事,而是碰撞出了統一的故事、統一美學追求以及每個人獨特的創作追求,呈現出了一個完整的故事。”于冬介紹,這3位導演各有所長,比如陳凱歌有非常宏觀的歷史維度,知識儲備很強;徐克擅長現代電影的技術、特效和對整個商業片的把握;林超賢擅長拍戰爭片和動作戲。因此,由陳凱歌來把握電影的整體基調與主題,徐克把握商業電影的表達以及美學的追求,林超賢負責拍動作戲與戰爭戲,以及對細節的把握。“這3個人產生的化學作用非常大。”于冬欣喜地說。
《長津湖》的鴻篇巨制讓很多觀眾將其跟1991年上映的電影《大決戰》進行比較。于冬也表示,我國在戰爭題材電影領域打造了很多成功的影片,小時候看《上甘嶺》《英雄兒女》受到很大的影響和心靈沖擊,如今回看50年前的這些經典電影,依舊心潮澎湃,這就是經典電影的魅力。為了打造新時代的經典戰爭題材電影,他們與八一電影制片廠通力合作。于冬表示,八一電影制片廠在打造戰爭題材電影方面有很強的實力,當年拍《大決戰》時調動千軍萬馬,在完全沒有特效的情況下完成戰爭戲,這在國外是不可能實現的。
“我們拍攝《長津湖》也使用了大量的人員、道具進行實拍,同時加上現代電影的特效技術,使得電影更加逼真,讓觀眾能更加真實地進入場景,進入人物。”于冬表示。
做版權大文章
叫好又叫座的《長津湖》,為博納影業在主旋律影片陣地打造出一個閃亮的招牌。其實,此前博納影業推出的《中國機長》《湄公河行動》《智取威虎山》等,都取得過不俗的成績。與此同時,盜版問題也隨之出現。
于冬介紹,于2016年上映的電影《湄公河行動》,其上映當天就出現盜版情況,在手機端和電腦端,盜版電影鋪天蓋地,有的甚至是高清版本,給公司帶來3億元至5億元的損失。其后,《中國機長》和《烈火英雄》也陷入版權糾紛中。
“作為影片出品方,我們深受盜版之苦。由于每部電影放映生命周期短,最長也不過1個月,很難面對漫長而冗雜的維權事務。這些盜版行為對我們的傷害極大,希望我們能在技術上、法律上對盜版進行有力的打擊,直擊盜版源頭,采取果斷堅決的處罰措施,構建更加良性的版權保護生態。”于冬說。
如今,隨著國內影視行業的蓬勃發展,行業版權保護意識也顯著提高。版權保護不僅能夠促進創作者創作更多更好的電影作品,還能助力電影產業健康有序發展。近年來,面對電影遭遇的盜版問題,博納影業及時拿起法律武器,積極維權,不僅進行訴訟,還組建專業的法律團隊來應對,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同時,也激發原創者的創作動力。
在加強版權保護的同時,博納影業也在積極推動影視作品版權運營,加快“走出去”步伐,實施全球化布局。于冬介紹,如《中國醫生》,不僅于7月30日登陸北美院線,還在新西蘭、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同步發行?!堕L津湖》也正在積極聯絡海外市場,布局全球發行。
放眼全球市場,于冬對未來有清晰的規劃:“目前,我國正在推進電影的工業化。在這一過程中,我們不僅需要創作人才,以及全球化復合型的管理人才和市場專家,更需要建立完善的海外發行與知識產權保護體系,為中國電影海外輸出保駕護航。”